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
腰肌劳损如果在急性期没有充分治疗,容易转成慢性的腰肌劳损,从而易引发腰椎的疾病,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引发下腰痛,甚至引发坐骨神经痛。
长时间的腰肌劳损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严重的腰肌劳损会影响夜晚睡眠,夜间疼痛,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那么本节课程杜老师主要为同学们讲解腰肌劳损的危害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养。如果您也有此类问题,赶快放下手机,跟杜老师一起学习快速缓解肌肉损伤导致疼痛的小妙招吧~
首先,将双手搓热,放在腰上。然后双手下放,上下搓。
接下来,让我们先自测一下是否有腰部肌肉损伤的问题存在。
一、有固定压痛点
在疼痛的部位有固定的压痛点,多位于肌肉起止点附近,叩击压痛点时,能明显感觉到疼痛程度有所减轻。
二、不能久坐久站
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腰肌劳损患者会有牵制不适感。不能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腰稍久,便直腰困难,常常会用双手锤击腰背部。
三、活动稍受限
腰部外形及活动一般无异常,也没有明显的腰肌痉挛,少数的患者腰部活动受限。
四、长期反复发作
腰背部酸痛不适或是钝性胀痛。像是被重物压着,时轻时重。
那这时就有同学提问了,腰肌劳损与腰间盘突出有什么区别呢?很多同学容易混淆这两种问题,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杜老师教的这两个动作来区分。
动作一:直立弯腰
两脚与腰等宽,弯腰至90度。
如有弯腰弯不下去、有疼痛感。大概率是腰肌劳损。
动作二、直立下蹲
如果您做这个动作困难,那可能是有椎间盘病变。
接下来,杜老师教您一招解决腰肌劳损。如果您正在疼,或是突发性急性腰扭伤的疼痛,可以通过按这个穴位来缓解。
首先我们握拳,拳心向上,微微屈肘。
如下图所示,由腕横纹到肘横纹,找到上方三分之一的一个点。
将胳膊放在桌子上,贴着骨头的内侧向下切(按)。一边按一边做前后弯腰的动作,做50次即可缓解疼痛。
在这里杜老师提醒大家,腰肌劳损一定要重视,否则极易可能导致腰椎的前后、左右变形,甚至导致腰椎滑脱。
一般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严重会导致大小便失禁。尤其是在腰肌劳损的情况下,加之不恰当的运动,易导致双下肢的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甚至是功能丧失。
不只有脑中风会导致瘫痪,腰部的异常的损伤也会导致下肢包括盆腔等相应的功能损害或是丧失。
那已经发生了腰肌劳损、腰椎滑脱,我们该怎么锻炼呢?做什么动作安全又不会出现损伤呢?接下来就是杜老师传授小妙招时间啦~
仰卧屈膝
我们首先要平躺在一个相对较硬的床垫上,两腿屈膝,尽量贴近胸部,两手抱住小腿,腰背肌肉放松。坚持10秒,30次为一组,每天早晚各一组。
如果您是有腰椎滑脱的问题,可以向左向右转,每天转30分钟,可分成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各转10分钟。
注:腰突不可做此动作。
此外,如果您也有以下问题,不妨立刻跟着老师教的小妙招做起来哦~
腰部正中间,靠近尾骨的位置疼痛
尤其是坐久之后一站起来,或是向下坐的时候。如果是尾骨痛的人,眉骨一定也是痛的。
我们可以通过刮眉毛:从两眉之间一直刮到眉尾。可以起到很快的缓解、消除疼痛的作用。
骨盆、腰下与臀上之间的区域疼痛
方法一:
在耳朵,外耳轮的位置,分成三等份,找到上方三分之一的位置。用两颗绿豆放在此处搓一搓。搓到几乎麻木的状态即可。
方法二:
掌心向上,拇指扣住,四指并拢,握拳,找到大鱼际最高的位置。向下按,会有酸、胀的感觉。
方法三:
在脚部的大脚趾,沿着脚内侧,第一趾指关节的下边,从上向下刮。
休息是康复的关键,一定要尽可能地避免久坐久站,以减轻腰部肌肉的负担。
此外,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配合适当的运动,让身体有充分的时间来修复受损的肌肉和组织,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