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

0551-65255555

合肥长淮中医院主治什么病,风湿性疾病,你怕了吗?

发布日期:2024-04-10 16:56:01 阅读:0

风湿性疾病,你怕了吗?

 

      提到风湿性疾病,大多人会谈“风湿”色变,视之为“猛虎”,并有“风湿病是不死的癌症”之说。

 

 

这种说法合理吗?

什么是风湿疾病呢?

 

      风湿性疾病,即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组累及骨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膜、滑囊、韧带和软骨等)及其他相关组织和器官的慢性疾病,根据1983年美国风湿协会(ARA)制定的分类方法,根据其发病机制、病理和临床特点,将其分为10大类100余种。因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既可以是某一局部的病理损伤,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患者如得不到及时的诊治,会有致残甚至致死的风险。

 

      全球范围内,自身免疫性疾病总体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约为 0.09%和7.6%~9.4%。在我国,>15岁人口的慢病患病率由1993年的20.7%增至2013年的33.1%,其中风湿病的患病率仅次于循环系统疾病和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居第3位。风湿性疾病中两种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分别约为0.02%和0.5%,早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自身免疫性疾病列为继心血管疾病、癌症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同时这一疾病也被列入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的十类重大疾病之一。可见风湿性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疾病负担巨大。

 

      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许多新的风湿疾病不断被认识、新治疗药物不断涌现,风湿疾病的认知及及治疗显示出了广阔的前景。

 

那么,

在此大好发展前景下,

风湿疾病可以治愈根除吗?

图片

 

      首先,我们需认清,风湿性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慢性疾病,不同的疾病类型累及不同的靶器官及靶组织,由此引起各自相应的特征性临床症状,明确诊断的患者根据病情程度严重程度需长期服药治疗,目的是保持关节、脏器功能,缓解现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可见,其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无法做到“药到病除”的效果,而长期治疗目标也以缓解症状,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

 

      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教育、生活方式、物理治疗、锻炼、对症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矫形、滑膜切除、关节置换等)。抗风湿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改善病情的抗风湿用药(DMARDs)及生物制剂。而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和传统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疼以及改善或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是临床治疗风湿性免疫疾病的一线药物选择。然而,针对一线治疗单一或联用方案反应不佳或无法耐受者,需要考虑其他具有潜在疗效的治疗方案,如生物制剂、干细胞移植或新型植物药制剂,以及一些可能调节或抑制免疫的抗风湿候选药物。

图片

 

      近些年来,新型生物制剂及干细胞移植疗法等治疗发展突飞猛进,治疗效果可喜,为广大风湿疾病患者带来更广阔的治疗选择。但是就整体治疗而言,均以控制炎症进展、减轻炎症损伤为治疗目的,进而提高各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以期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其生活质量,却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治疗过程需要患者长期甚至终生的配合治疗,包括患者自我疾病管理(生活方式、饮食营养、运动锻炼等)、长期规律药物治疗(不擅自减停药物)、以及定期专业医师随访评估病情。多数风湿疾病患者在病情初期疾病得到有效治疗,但停药常常会复发,导致病情反复迁延甚至加重,严重者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这是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疾病防治意识较差,导致患者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疾病管理,造成就医、服药依从性差,致使疾病进一步发展,使风湿性疾病产生了“猛虎”攻人之势,使得大家谈“风湿”色变。

 

 

      广大风湿病患者不仅经受疾病带来的躯体痛苦,每天忍受疼痛、肿胀的折磨,寝食难安,同时还负有沉重的心理压力,认为自己“身患绝症”,身心备受摧残。

 

      但是在日新月异的诊治技术下,进行早期规范诊断及治疗的同时,患者做好疾病管理治疗,如此风湿性疾病不再是绝症,“猛虎”也能变为温顺的“绵羊”,患者完全可以回归社会工作和更好的生活!

皖ICP备17025214号-1 | Copyright by©2023合肥长淮中医医院信息中心版权所有